小說中的一幕
一架波音七四七客機正在大西洋上空,朝著英國倫敦飛行。當機長走出駕駛室,女機艙服務員向他走來,緊抓著他的雙臂,驚慌地哭泣說:「乘客突然失蹤了!」
機長正在懷疑的時候,聽見許多乘客在尖叫,並從座位上跳起來,尋找同坐的親人和朋友。(一半乘客失蹤,小童全部失蹤!)
電影中的一幕
飛機正朝著倫敦飛行,乘客都在睡覺,只有一位電視廣播員埋頭地搜集廣播資料,他忽然聽聞離他不遠的老太太大叫:「親愛的,你去了那裡?」廣播員關懷地問:「老太太,有甚麼事嗎?」老太太說:「坐我身旁的丈夫突然失蹤了!」他說:「我想他只是在你打瞌睡的時候,到洗手間去了。」老太太懇求:「你肯到洗手間去找找他嗎?」他說:「好吧!」老太太說:「請把他這件外衣帶去給他。」廣播員看見老太太旁邊的空座位上,有一件外衣,一件襯衫,又有老公公的眼鏡,而外衣和襯衫都被安全帶捆住,便對她說:「我想他是赤著身子離座的!」
廣播員在倫敦辦完事飛回美國時,發現他飛往倫敦途中,老公公失蹤的那一個晚上,在美國和在世界各地,都有千百架飛機上乘客失蹤,又有飛機駕駛員失蹤叫飛機衝落於地。世界各地有無數汽車失事,因為駕車的人突然英蹤,千萬家庭中,忽然找不著親愛的人。貪財的資本主義人物壟斷食糧,人類面臨饑荒。
廣播員更發現一切重生悔改的基督徒全已秘密地被提到天國裡去。沒有被提去的人要抵受敵基督者的迷惑。這位被稱為敵基督者的,要使用政治和經濟的能力控制全人類。世界最重要的大事,就是敵基督者要在耶路撒冷城重建一所猶太人的聖殿。
小說和電影
這本小說名為「撇下」(香港譯本為「末日迷蹤」,是很好的意譯),由兩人合力寫成,一位是聖經教師,另一位是小說家。此書一出不脛而走,被列入紐約時報所登最暢銷書的名單,又被一所巨大的出版社推介為「列在二十世紀十大暢銷書」中。因為它驚人的銷售數量,激發了作者將它擴充為十二冊的一部系列叢書。
自然而然,很快有人根據這本小說的結構,製作了一套也叫做「撇下」的電影,在全美國電影院放映,轟動一時,甚至在連鎖雜貨店也能買到它的錄影帶。我們且把這本小說的主題簡述出來,然後把這個主題與聖經的教導比較一下,看看二者相差的距離有多大。
聖經中如何提到「被提」
「撇下」這本小說一開頭便談到:千百萬基督徒在啟示錄書中所敘述的大災難來到之前,要在瞬息之問,無聲無響地祕密被提到天上去,免受任何災難。這本小說視之為耶穌第一次的復臨,暗暗地把信徒提到天上去。至於那些被撇下的人,就是不肯悔改的外邦人,和不肯信耶穌的猶太人,在其後的七年之間,要遭受災難的痛苦,這就是給他們悔改的第二次機會。他們若善用第二次悔改的機會,當七年期滿後,耶穌便要第二次復臨,拯救他們。又在這七年中,敵基督者要在耶路撒冷城建造猶太人的聖殿。
我們如果仔細把上述小說的情節與聖經比較起來,有多處不符合聖經對基督復臨的教導,(共有六點):
(一)耶穌在馬太福音廿四章,暢論祂復臨的景象時這樣說:「那時,兩個人在田裡,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女人推磨,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馬太福音24: 40-41)小說作者看見兩個「撇下」,便異想天開假定聖徒是暗暗地,祕密被提到天上去。全本聖經論到耶穌復臨提接信徒升天,絕對沒有提及或者暗示任何祕密的意味。
反之耶穌在馬太福音廿四章說祂回來的時候,「天勢都要震動。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他要差遣使者,用號筒的大聲,將他的選民從四方,從天這邊到天那邊,都招聚了來。」(馬太福音 24:29-31)
使徒保羅預告耶穌復臨的莊嚴景象,他說:「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上帝的號吹響。」(帖撒羅尼迦前書4:16)這裡提到了三種聲音,任何一種都會是震耳欲聾的聲音,再加上億萬信徒從死裡復活,和活著聖徒形體變化後一起被提到雲裡與主在空中相遇,這可能是全本聖經中描繪得最熱鬧、最生動,而且又是最公開的一幕,絕對沒有靜悄悄地發生的可能。
主耶穌警告信徒說:「若有人對你們說,基督在這裡,或說,基督在那裡,你們不要信..若有人對你們說,基督在曠野裡,你們不要出去,或說, 基督在內屋中,你們不要信。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人子降臨,也要這樣。」(馬太福音24:23,26-27)
(二)這小說的另一個主要情節,就是聖徒要在末世災難來臨之前,被提到天上去,免受災難之苦。最詳盡描述末日災難的,是新約聖經啟示錄,書中的第八、九、十六、十七章提說許多災難,第十三章更提到獸出現時,要逼害上帝的聖徒,卻沒有提及聖徒將要被提去。
相反地,啟示錄的作者使徒約翰,在異象中看見聖徒在天上上帝寶座前讚美祂的時候,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
眼淚。」(啟示錄 714,17)是的,這些災難是降在額上沒有上帝印記的人(啟示錄9:4),以及那些流聖徒血的人身上的(啟示錄16:6),聖徒雖然 仍在世界上,卻不會經歷這災難的傷害,正如昔日以色列人在上帝向埃及人降十災的時候,免受大部份災害一樣。耶穌應許信徒:「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啟示錄3:10)
(三)小說把基督復臨分為兩次或者兩個階段,第一次是暗暗下來提走聖徒。七年之後,祂要在榮耀中降臨,接取那些被撇下,卻在七年間因為受大災難而悔改的人升天。新約聖經原文用了三個字 ── 回來,啟示,顯現,來描述基督復臨,絕無兩次或兩個階段的說法。
(四)這本小說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情節,與聖經的教導相背而馳,就是人在拒絕接受基督救恩之後,仍有第二次接受救恩的機會。這個錯誤的理論便誘惑人拒絕遵行真理,任意妄為,直至那第二次得救機會的來臨。
聖經把基督復臨和決定個人前途連在一起,祂回來的時候要對義人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豫備的國。」祂卻要對惡人說:「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豫備的永火裡去!」絕對沒有第二次悔改的機會。
(五)實際上來說,依照聖經的教導,人拒絕了基督的救恩,不但不會像小說中的人因受災難所害而悔改,卻會變本加厲反叛上帝,如埃及王法老一次再次又多次硬心,越發犯罪。照樣,啟示錄描述末日災難臨到的時候,世人「仍舊不悔改自己手所作的,還是去拜魔鬼..又不悔改他們那些凶殺、 邪術、姦淫、偷竊的事..」還要「褻瀆那有權掌管這些災的上帝之名,並不 悔改將榮耀歸給上帝。」(啟示錄9:20,16:9)
(六)最後,小說的一大主題,就是在上帝的計劃中,猶太民族仍舊是佔有像在舊約時代同樣重要的地位。
以聖經的論點來說,在舊約時代猶太人是上帝特選的子民,以色列國是上帝御用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基督徒應當對猶太民族常存感謝的心,聖經的四十多位作者,除了路加,全是猶太人。耶穌降生在世間,祂也是猶太人。上帝把他們安置在歐洲、亞洲和非洲的中心,要他們把上帝的真光傳給世界上的人。怎知他們起了驕傲心,到耶穌降世的時代,竟視外邦人(非猶太人)為犬類,又至終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
在上帝的新計劃中,耶穌所設立的教會,取代了猶太民族的地位,換句話說,教會就是新的以色列國。所以使徒彼得將一些舊約聖經中以色列人的稱謂用在教會身上,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 2:9)使徒保羅進一步的,對 加拉太的外邦信徒說:「你們既然屬於基督,你們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換句話說,一切信主的人,都是屬靈的猶太人。
復臨信徒怎樣辦識撒但的騙局?
以上所述「撇下」小說,是給我們辨識撒但對基督復臨設下各種騙局的現成例子。細讀全本新約聖經,我們發現還有別的騙局,上帝藉耶穌和使徒約翰預先給我們作出警告:
(一)啟示錄第十三章十二至十四節
「牠在頭一個獸面前,施行頭一個獸所有的權柄,並且叫地和住在地上的人拜那死傷醫好的頭一個獸。又行大奇事,甚至在人面前,叫火從天降在地上。牠因賜給牠權柄在獸面前能行奇事,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說:『要給那受刀傷還活著的獸作個像。』」(啟示錄13:12-14)
(二)啟示錄第十六章十三至十六節
「我又看見三個污穢的靈,好像青蛙,從龍口、獸口並假先知的口中出來。他們本是鬼魔的靈,施行奇事,出去到普天下眾王那裡,叫他們在上帝全能者的大日聚集爭戰。(看哪,我來像賊一樣。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見他羞恥的有福了!)那三個鬼魔便叫眾王聚集在一處,希伯來話叫作『哈米吉多頓』。」(啟示錄16:13-16)
(三)帖撒羅尼迦後書二章八至十二節
「那時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主耶穌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用降臨的榮光廢掉他。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蹟,和一切虛假的奇事,並且在那沉淪的人身上行各樣出於不義的詭詐;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故此,上帝就給他們一個生發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愛不義的人都被定罪。」 (帖撒羅尼迦後書2:8-12)
(四)馬太福音第廿四章廿三至廿七節(「撇下」騙局,乃是其中之一)
「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基督在這裡,或說:基督在那裡,你們不要信!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看哪,我預先告訴你們了。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曠野裡,你們不要出去!或說:看哪,基督在內屋中,你們不要信!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人子降臨,也要這樣。」(馬太福音24:23-27)
這四個騙局所用的詞語,很有相似之處。既然是騙局,撒但便大大使用奇蹟和一切虛假的異能奇事,欺騙和迷惑世人。奇怪是,這本專題研討末日大事的「撇下」一書,對這些大騙局的經節,卻隻字不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