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上帝创造天地,距今约六千年前
★亚当、夏娃被造──世上第一对夫妇。
★亚当、夏娃犯罪──撒但藉一条蛇引诱他们犯罪,罪因此进入了世界。
★该隐──亚当与夏娃的第一个儿子。他亲手杀死自己的弟弟亚伯,是世上第一宗凶杀桉的凶手。
★以诺──世上首个未经死亡,被上帝接上天的人。
★挪亚──地上充满罪恶,上帝决定用洪水毁灭世界。祂拣选挪亚,吩咐他製造一艘方舟,并且向众人传讲洪水灭世的信息。他用了120年建造方舟与传道,可惜无人相信,结果只有挪亚夫妇、他三个儿子闪、含、雅弗与他们的妻子,共一家八口得救。
●洪水灭世,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前
★亚伯拉罕──上帝拣选亚伯兰,呼召他离开父家,到为他预备的地方,在那裡建立一个只敬拜独一真神的国家。当时他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裡去。「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那裡去。」(创世记11:8)故此他被称为「信心之父」。
上帝在他九十九岁时候,为他易名亚伯拉罕,意即多国之父,而她妻子亦由撒莱易名做撒拉,意即多国之母。圣经记载:他清楚认识上帝与祂的律法。是故他每到一个地方,必先筑一座坛来求告上帝,「都因亚伯拉罕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创世记26:5)
亚伯拉罕的财富甚多,属他部落的人丁也旺盛,且与迦南各国的关係良好,被他们尊为「尊大的王子」(创世记 23:6)。一次,他的侄儿罗德居住之地被人掳掠,他立即带同三百多人前往营救,「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姪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创世记14:16)
他被称为上帝的朋友(雅各书2:23)。上帝曾经藉着吩咐他,将独生子以撒 献上给祂,让他感受祂将来赐下独生子为世人牺牲的感受。自此以后,他对上帝更加心悦诚服。
★以实玛利──亚伯拉罕在八十六岁的时候,从他妻子撒拉的侍婢夏甲所生的儿子。他是阿拉伯民族的其中一个祖先。「至于以实玛利,我也应允你:『我必赐福给他,使他昌盛,极其繁多。他必生十二个族长;我也要使他成为大国。』」(创世记17:20)
★以撒──亚伯拉罕一百岁,从他妻子撒拉所生的儿子。
★利百加──以撒的妻子,为以撒诞下双胞胎(以扫与雅各)。
★以扫──双胞胎中的哥哥,因他出世时全身通红,所以也叫做以东(意即红色)。他为人粗犷,喜欢打猎,甚得父亲的欢心。可是他性格急躁,没有耐性,曾经为了想饮一碗红豆汤而出卖自己长子的名份。他后人称以东人。虽然他们与以色列人本有兄弟之亲,但却经常不念亲情,联同其他的国家来攻打以色列。尤其是当以色列遭巴比伦侵略时,他们不但袖手旁观,更拦截逃走的人,加以抢掠与杀害。
★雅各──双胞胎中的弟弟,为人文静,甚得母亲的疼爱。由于上帝曾经对利百加揭示:「两族要从你身上出来。这族必强于那族;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创世记25:23)她于是用自己的方法来达成上帝的旨意。
利百家教唆雅各假扮他哥哥以扫,藉此骗取双目昏花之父亲对长子的祝福。以扫知道后非常忿怒,扬言要杀死雅各。雅各于是逃到米所波大米,他舅父那裡躲避,一住便是二十年。期间娶了利亚与拉结两个表姊妹为妻。这两位妻子为了争宠,先后将自己的侍婢给了雅各;雅各从这四位女子生了十二个儿子。
后来他打算回家与哥哥和好,可是他哥哥却派出大队人马出迎,来势不善。当时他不知如何是好,独自留在雅博河渡口思索;忽然有人出现,他以为是哥哥那边的人,便起来与他搏斗,直打到黎明。后来得知原来与他搏斗的是上帝的使者,便抱着使者的脚不放,要求使者为他祝福。
「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上帝与人较力,都得了胜。』」(创世记32:28)雅各因此称为以色列,他的后裔因而被称为以色列人。
雅各十二个儿子依次如下:
(1)流便──姊姊利亚所生。可是,他与自己的细妈(拉结的侍婢辟拉)有染,羞辱了他父亲的名。所以虽然他身为长子,本应分有两份产业,但当以色列十二支派进入迦南地,分有两份产业的权利,却给予对家族有贡献的约瑟(历代志上5:1)。
(2)西缅──姊姊利亚所生。
(3)利未──姊姊利亚所生。
(4)犹大──姊姊利亚所生。由于他在约瑟试验兄弟之时,表现出牺牲的精神,于是蒙上帝拣选,救主将要由他的后裔而出。
(5)但──妹妹拉结的侍婢辟拉所生。
(6)拿弗他利──妹妹拉结的侍婢辟拉所生。
(7)迦得──姊姊利亚的侍婢悉帕所生。
(8)亚设──姊姊利亚的侍婢悉帕所生。
(9)以萨迦──姊姊利亚所生。
(10)西布伦──姊姊利亚所生。
(11)约瑟──妹妹拉结所生。拉结是雅各所爱,约瑟是她第一个儿子,所以得到雅各特别的疼爱。他十个哥哥因此对他既妒且恨,导致后来被哥哥卖给以实玛利人作奴隶。其后辗转被卖到埃及,作了侍卫长波提乏的管家。后来由于主母对他索爱不遂而加以诬告,不幸成为阶下囚。
(12)便雅悯──妹妹拉结所生。拉结在生产他时难产而死。
★约瑟做了埃及宰相──由于约瑟在为法老解梦的时候,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与卓越的危机处理能力,便被法老擢升为埃及宰相,为法老梦境中所启示的飢荒处理危机。约瑟其后接他的父亲与十一个兄弟到埃及居住。
可是在约瑟死后,他先前所侍奉的皇朝被人推翻了,以色列人于是被埃及人奴役达四百年之久,如先前上帝对亚伯拉罕说的预言:「你要的确知道,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创世记15:13)
★玛拿西与以法莲──约瑟在埃及所生的两个儿子。玛拿西为长子,以法莲为次子。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后,便按十二支派数目分地。「以色列的长子原是流便,因他污秽了父亲的床,他长子的名分就归了约瑟,只是按家谱他不算长子。」(历代志上5:1)
这长子的双份产业,便由约瑟的两个儿子玛拿西与以法莲平分了。约瑟支派之名亦因此被他两个儿子所取代,他两个儿子因而被称为「半支派」。由于利未支派被拣选,作事奉圣殿职分而未有分地,于是迦南地便由十个支派与两个「半支派」所瓜分。
上帝本想拣选以法莲作以色列之首
雅各自知离世日子将近,便为他十二个儿子祝福。他被圣灵感动,伸出双手先为约瑟的两个儿子祝福,「以色列伸出右手来,按在以法莲的头上,以法莲乃是次子,又剪搭过左手来,按在玛拿西的头上,玛拿西原是长子...
约瑟对他父亲说:『我父,不是这样。这本是长子,求你把右手按在他的头上。』他父亲不从,说:『我知道,我儿,我知道。他也必成为一族,也必昌大。只是他的兄弟,将来比他还大;他兄弟的后裔,要成为多族。』」(创世记48:14-19)
以法莲人令上帝失望
上帝必然看到以法莲拥有些特质,便想提携他,可是以法莲的后人却令上帝失望。会否以法莲人在祝福事件以后,便自觉是族群的领袖,自高自大?
《士师记》记述了两宗事件,清楚见到以法莲后人的素质。士师记第八章与十二章记载:基甸与耶弗他分别在杀灭米甸人与亚扪人之后,以法莲人竟然向他们大兴问罪之师。
当日属于玛拿西支派的基甸,为了不想影响兄弟之情,便选择认低威,息事宁人,却反加增以法莲人的气焰。他们在耶弗他打败亚扪人回来,非但没有感谢耶弗他的付出而前往迎接,反而带人攻打当时已经筋疲力竭的耶弗他,理由是耶弗他没有招他们同往抗敌。于是上帝使他们败退。
试想自己隔邻的同胞正在打仗,他们怎会全不知情呢?还是他们怪责基甸及耶弗他不尊重他们,没有让他们领军;于是,即使当日他们已经整装待发,打算前往支援,但始终因为不顺气而收兵,而在事后恶人先告状?
上帝藉诗人亚萨这样说:「以法莲的子孙带着兵器,拿着弓,临阵之日转身退后。他们不遵守上帝的约,不肯照他的律法行;又忘记他所行的和他显给他们奇妙的作为...
并且他(上帝)弃掉约瑟的帐棚,不拣选以法莲支派,却拣选犹大支派,他所喜爱的锡安山;盖造他的圣所,好像高峰,又像他建立永存之地。」
(诗篇78:9-11,67-69)
北国除了被称撒玛利亚,也称为以法莲
北国自第六个王暗利开始,首府便设在约瑟后裔支派的撒玛利亚(列王纪上16:23-24),以法莲人因而比其他支派的人更容易上位。可想而知他们在 北国当中,无论人数与影响力,均较兄弟玛拿西与其他八个支派优胜,大大影响国家的决策;因此,犹大国民除了叫北国做撒玛利亚,也称她以法莲。
自以色列分裂成为南、北两国以后,但支派与以法莲支派便成为接壤两国的边界。两国不和时,接壤两边的情况最为紧张,往往会为了一些小事而产生冲突,以致双方经常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于是,彼此累积的仇恨也越深。
以法莲人拥有卑劣的性情
当首位北国国王耶罗波安,将金牛犊设置在但支派与以法莲支派的土地时,他们明知金牛不是上帝,只因忌恨犹大家,不惜昧着良心与国王狼狈为奸,宁愿将自己的同胞陷在罪中。在这事情上,可见以法莲人的性情何等卑劣。
★摩押与亚扪──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德,在不知情之下被两个女儿灌醉,与她们乱伦而生的两个儿子。
创世记十九章记载:上帝用天火毁灭罪恶甚大的所多玛与蛾摩拉。期间上帝特别差派天使拯救罗德一家离开所多玛。可惜罗得的妻子因为不捨得城内的财富,回头一望而变成一根盐柱,最后只有罗得与他两个女儿倖存。
罗德「和两个女儿住在一个洞裡。大女儿对小女儿说:『我们的父亲老了,地上又无人按着世上的常规进到我们这裡。来!我们可以叫父亲喝酒,与他同寝。这样,我们好从他存留后裔。』...
这样,罗得的两个女儿都从她父亲怀了孕。大女儿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现今摩押人的始祖。小女儿也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便亚米,就是现今亚扪人的始祖。」(创世记19:30-38)
摩押与亚扪成了以色列人的敌人
摩押人与亚扪人虽然是从乱伦而生,但他们与以色列人始終是堂兄弟关係。可是他们却是以色列的敌人。摩押人曾僱用先知巴兰咒诅以色列人,亚扪人亦曾想侵佔以色列,不惜诬告以色列人佔据他们的土地(士师记11:12-28)
因此上帝藉摩西向以色列人宣布:「亚扪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们的子孙,虽过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华的会。因为你们出埃及的时候,他们没有拿食物和水在路上迎接你们,又因他们雇了米所波大米的毘夺人比珥的儿子巴兰来咒诅你们。」(申命记23:3-4)
●摩西被召,距今约三千五百年前
★摩西──由于「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满了那地。」(出埃及记 1:7)法老于是吩咐为以色列产妇接生的收生婆;「若是男孩,
就把他杀了;若是女孩,就留她存活。」(出埃及记1:7)摩西的父母千方
百计保全他的性命。三个月后实在不能再隐瞒了,便将摩西放入一个防水的蒲草箱裡,特意放在公主习惯洗澡之河边的芦苇旁,希望让公主发现,从而怜悯他,保存他的生命。
结果公主发现他并且收养他,「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裡拉出来。』」(出埃及记2:10)还给予他接受皇室的教育。可是有次
他为了帮助自己的族人而杀死一个埃及人,于是逃亡到米甸,并在那裡居住四十年之久。上帝在他八十岁时呼召他,负起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任务。
离开埃及之后,由于以色列人不信,必须要在旷野生活四十年。在年期即将届满之际,摩西的姊姊米利暗突然离世,令他十分悲痛,此时群众也因水源突然乾竭而起哄;他在忿怒之下作了坏的见证,以致不得进入迦南地。上帝藉他成立以色列国。他终年一百二十岁。
●摩西写了五部圣经的书卷──《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与《申命记》,是最早的圣经书卷。以色列建国以后,这五卷书成了国家的律例典章,被称为「律法书」(申命记31:25)。有学者认为: 《约伯记》也是摩西所写。
●《约伯记》──记述在「乌斯地有一个人名叫约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他生了七个儿子,三个女儿。他的家产有七千羊,三千骆驼,五百对牛,五百母驴,并有许多僕婢。这人在东方人中,就为至大。」(约伯记1:1-3)
约伯记揭示上帝与撒但之间的善恶大斗争
撒但在上帝与祂众子面前,提出试验义人约伯的事蹟,正揭示了上帝与撒但之间的大斗争。事实上这场善恶之间的战争正在进行当中,被罪入侵的地球乃是舞台,「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哥林多前书4:9)
圣经记载:有三分之一天使选择追随天使长路锡甫(撒但)背叛上帝。他们一定认为他所提出的方桉比上帝的更好,才会选择追随他。其馀的三分之二天使,可能当中有些还未拿定主意是否追随这位天使长,他们心裡还有很多疑问。未被罪污染的众生灵与三分之二天使,当听到他对上帝的控告,必然很想知道上帝是否正如他所说的模样;同时亦很想知道,他的管治方法是否会比上帝更好。
上帝希望藉祂的救赎计画,恢复世人对祂的信心,以致将眼目转离这个绝望的世界,转而仰望一位关爱世人的上帝,同时藉此化解众生灵对祂的误解。上帝要证明:祂有能力结束这场宇宙性的争战。
上帝藉约伯记解释为何世上有这麽多苦难
撒但之所以经常当着上帝的众子不断控告上帝。是想藉此挑起他们对上帝的管治产生猜疑,并且期望上帝在处理他的控告之时出现错失,从而证明上帝不是全能的。这样,他便可以为自己所犯的罪行找到开脱的藉口。各种苦难就是他挑战上帝能力的手段。
藉约伯记纠正世人对上帝错误的观念
约伯的三个朋友原本前来致以慰问,结果变成一起责难他。上帝特意让他们在对话当中,道出他们错误的观念:「苦难是上帝用来惩罚罪人之手段。」
上帝亲自向约伯交待
当时,上帝藉一名叫以利户的年青人,指导当时满腹疑团的约伯知道:既然上帝拥有大能掌管宇宙万物与大自然的运作,落在他身上的各种苦难必然有上帝的旨意。结果上帝亲自在旋风中向约伯显现,向他清楚交待,不但纠正他错误的观念,更解开了他满腹的疑团。在此说明:上帝将会藉着审判,向各人清楚交待临到各人身上的每样事情。
★摩西的哥哥亚伦──摩西在被召时,曾以笨口拙舌为由来推却上帝;上帝于是拣选亚伦作摩西的口,代他向民众传达祂的信息。离开埃及,安顿百姓之后,摩西被召上西乃山,百姓见他上山多日还没有回来,以为他已经遭遇不测,于是要求亚伦製造一个神像给他们膜拜。亚伦见当时群情汹涌,为求自保便为他们铸造了一隻金牛。这个错失成了他人生的一个污点。
曾经有人质疑亚伦作祭司的资格,于是上帝藉使亚伦的手杖开花,以表明他确实为祂所拣选;并藉此宣告:只有亚伦与他的后裔才可担当祭司的职份。亚伦没有蒙恩获准活着进入迦南地。
★亚伦与摩西的姊姊米利暗──她父母将安放摩西的蒲草箱置于芦苇旁时,她一直在远处守望着。正当公主发现摩西,「孩子的姊姊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在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法老的女儿说:『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出埃及记2:7-8) 可以说摩西之能够存活全有赖她。
米利暗是第一个在圣经中被称为女先知的女子。当追赶以色列人的埃及兵被海水淹没之后,她带领众妇女跳舞庆祝,「亚伦的姊姊,女先知米利暗,手裡拿着鼓;众妇女也跟她出去拿鼓跳舞。」(出埃及记15:20)可是,后来她竟然嫉妒摩西,上帝于是以大痲疯来惩罚她。摩西即时为她求情,结果她 只生了七天的大痲疯(出埃及记12:10-16)。米利暗没有蒙恩获准活着进入迦南地。
★十二个探子──被拣选去窥探迦南地之十二支派的领袖。「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打发人去窥探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迦南地,他们每支派中要打发一个人,都要作首领的。』」(民数记13:1-2)
可是,十二个探子回来之后,有十个竟说沮丧的说话,以致引发民众恐慌、大发怨言,并且计划另立领袖带他们返回埃及。当时只有以法莲支派的领袖约书亚与犹大支派的领袖迦勒站出来,坚持相信上帝的带领,并且尽力恳劝民众。岂料民众竟然要杀害他们。上帝随即显现,惩治引发暴乱的人。
当时上帝宣布:「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并且你们中间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必不得进我起誓,应许叫你们住的那地;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才能进去。」(数记14:29-30)。
★约书亚──摩西的助手。十二个探子中属以法莲支派的领袖,是个勇敢的战士。他是在出埃及之人中,两位蒙恩获准进入迦南地的其中一人。
他在摩西死后,被上帝拣选,承接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使命。他带领民众攻入迦南地,并且按照十二支派分配土地。在他有生之年,他致力带领国民寻求上帝。《约书亚记》详细记述: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攻取迦南地的事蹟。有学者指:可能有部份摩西五经是由他所写。
★迦勒──十二个探子中属犹大支派的领袖,是勇敢的战士。他是在出埃及之人中,两位蒙恩获准进入迦南地的其中一人。
在攻进迦南地五年之后,迦勒说:「自从耶和华对摩西说这话的时候,耶和华照他所应许的使我存活这四十五年;其间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走。看哪现今我八十五岁了,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约书亚记14:10-11)
★利未族人可拉──他联同长子流便的后人,起来质疑摩西与亚伦作领袖的资格。其实他的目的,只想自己作百姓的领袖,于是在百姓中间煽动分争。民数记十六章记载:上帝行了一件新事,就是使地开口,吞灭了可拉与支持他一党的人。不是所有可拉的家属都支持可拉,而在当中被灭;圣经记载:很多可拉的后人于圣殿事奉,并写了不少诗篇。
★先知巴兰──摩押王重金礼聘他去咒诅以色列人。他先是婉拒,可是当王再派人邀请,他便抵受不住而答应。途中上帝的使者站在路中要杀他。由于他已被金钱蒙蔽了,所以见不到使者,反而是他的驴见到而避开。后来实在避无可避便索性躺在地上。巴兰忿怒地用杖打驴,上帝使驴说话来惊醒他。「巴兰就是那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先知,他却为自己的过犯受了责备;那不能说话的驴以人言拦阻先知的狂妄。」(彼得后书2:15-16)
上帝的使者警戒巴兰:上帝要他说甚麽,他便要说甚麽。这令他很不甘心,这样的话势必无功而回;可是他却很想得到王的赏金,于是向摩押王献计,教他利用米甸的女子,引诱以色列人与她们一起拜假神,与她们行淫。
结果很多以色列人被诱惑而败坏。上帝吩咐摩西杀灭米甸人以报此仇。后来以色列人在一次战事中杀了巴兰(民数记32章)。
★喇合──耶利哥城的一名女祭司,受训与献祭之人进行性交合。她的地位比一般女性为高。很多圣经学者贬称她们为庙妓,或索性称呼她们为妓女。
由于她感受到上帝的大能而生发敬畏之心,所以不惜冒着处死的危险,协助窥探耶利哥的两名探子逃走。她因此被承诺,耶利哥被攻陷时,她与家人的生命均可得到保存。「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希伯来书11:31)后来,她与犹大支派的撒门 结婚,有幸成为耶稣肉身的先祖(马太福音1:5)。
士师时期──类似族长角色的民族英雄带领以色列
很多以色列人在约书亚死后,不但没有按照吩咐将迦南的居民全部赶走,还跟他们膜拜假神偶像,以致各个支派分别被不同的迦南人凌虐。
上帝深爱以色列人,便在不同的地方兴起多位士师来搭救他们。如:迦勒的女婿俄陀聂、女先知底波拉、基甸、参孙等。《士师记》忠实记录这段时期的史实,也见证上帝对以色列人那不离不弃的爱。
★先知撒母耳──士师时期最后的一个士师。他的母亲哈拿原是个不生育的妇人,经常受到他父亲另一名妻妾毗尼拿的欺负与揶揄。
哈拿向上帝求一个儿子
哈拿在一次节期庆典期间,独自一人到圣殿向上帝倾心吐意祈祷。她向上帝许愿,如果上帝赐她一个儿子,她会将这个儿子奉献给祂。
上帝垂听了哈拿的祷告,将撒母耳赐给她。哈拿甘心还愿。就在撒母耳断奶以后,将他送到圣殿,交由祭司以利教导,待日后在圣殿中事奉上帝。以后上帝赐福哈拿有几个儿女,「耶和华眷顾哈拿,她就怀孕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撒母耳记上2:21)上帝在撒母耳还是童子的时候,便选召他作
先知的职份。
●《路得记》──士师时期一段可歌可颂的故事。记述一个犹大族的人因为以色列发生饥荒,于是举家搬往摩押避难,期间他两个儿子也在当地娶妻子并且定居下来。可是好景不常,这家的男丁相继死去,只剩下三个寡妇。
后来,家婆拿俄米听到家乡的饥荒灾情已过,于是打算隻身回国,便劝她的两位媳妇改嫁;可是她一名叫路得的媳妇,坚持跟随她返以色列。由于她们身无长物,当时正值收割季节,于是路得被教导,遵照摩西律法所记,穷人得怜悯的方法:到麦田执拾人家跌下来的麦穗为生。
后来路得得到一名财主的恩待,婆媳二人总算安定下来。后来得知这名财主原来是她夫家的亲属。在她家婆的安排之下,这名叫波阿斯的亲属,愿意为路得的先夫赎回产业,于是娶了路得。路得因而有幸成为救主肉身的先祖。犹太传统认为:《路得记》是先知撒母耳所写。
●《撒母耳记》记录撒母耳被选召作先知,至大卫作以色列王的事蹟。
以色列国进入君王管治的年代
★扫罗──以色列国的第一个王。他在保卫国家的事情上尽心尽力。可是他不喜欢按律法行事,他曾经擅自代替撒母耳执行献祭。他为人也好大喜功,一次他为了个人面子竟然连自己的长子也想杀。他也不顺从上帝的吩咐:将亚玛力人与他们的牲畜灭绝;不但私下放走亚玛力王,还将肥美的牲畜据为己有,于是上帝决定放弃他。
他心胸很狭隘,只是听到妇女称讚大卫因为击杀巨人歌利亚的说话,便恼恨大卫。即使大卫后来成了他的女婿,他仍然要追杀大卫。由于他离弃上帝,撒但便乘机搅扰他,以致他经常心绪不宁。最后他与几个儿子战死沙场。
★大卫──他是上帝亲自拣选,被称合上帝心意的人(撒母耳记上13:14)。由于大卫是孻子,体型较小,所以被派看守自家的羊,他哥哥体型高大,有几个均已投入了扫罗王的军队。
当时以色列正与非利士打仗。非利士人派出一名叫歌利亚的巨人,向以色列骂阵,各人均慑于他庞大的身型而害怕逃跑。一天,大卫受父亲所託到军营找他的哥哥,因此听到歌利亚骂阵的说话,便义奋填膺,自荐出战。结果他利用甩石机击倒了歌利亚。以色列人于是乘势出击,大败敌军,大卫因而被扫罗封为战士长。
可是当军队凯旋归来,扫罗听到以色列的妇女称讚大卫的说话(撒母耳记上18:7),便妒火中烧。从那时起,扫罗决心要杀死大卫。大卫为了保命于是四处逃亡,直到扫罗离世为止。
大卫先在犹大支派作王七年,三十岁作以色列全国的王三十三年,合共作王四十年。他虽然被称为「合上帝心意的人」,但这名曾在战场上杀敌无数的战士,却曾因贪恋部下乌利亚的妻子,设计谋杀了这名忠心的部下,便成了他人生的污点。
然而上帝欣赏他的忠心与真诚的悔改。上帝藉圣经的作者这样评鑑他:「因为大卫除了赫人乌利亚那件事,都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一生没有违背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列王纪上15:5)
●《诗篇》──大部份诗篇为大卫所写,但其中也收集其他的诗篇;例如:摩西的祷告(诗篇90篇)、所罗门的上行之诗(诗篇127篇)、可拉后裔、 亚萨与以斯拉人以探的诗篇等。
★约押──大卫的外甥,同时也是国家的元帅。他为人心胸相当狭隘。一次扫罗的元帅押尼珥在意气之争中,意外杀死了他的弟弟,他便一直想为兄弟报仇。后来他趁着押尼珥与大卫结盟,设计杀死了押尼珥,差点引发扫罗与大卫两家的战争,造成生灵涂炭。
约押的性格十分缺憾。他在杀害拔示巴丈夫乌利亚的事情上,非但没有劝阻大卫,还亲自参与杀害,曾经与自己出生入死的亲密战友。由于他完全知道大卫犯错的始末。可想而知,此后他在大卫与其他臣僕面前,或多或少表现嚣张,甚至连大卫也忌他几分。
后来大卫在平息儿子押沙龙的叛乱之后,便趁机会更换元帅。立另一个外甥亚玛撒为元帅。此举令约押大为不悦。他便好像上一次设计杀死扫罗的元帅押尼珥一样,将他的表兄弟杀死。
这事以后,大卫的第四子亚尼多雅想推翻父亲选立所罗门继位的旨意,于是拢络各个官员,希望得到他们的扶助登上帝位。约押见大卫已经不信任他,便转投亚尼多雅旗下。结果篡位的计划失败告终。所罗门登基之后,立即为扫罗的元帅押尼珥与亚玛撒取回公道,将约押处死(列王纪上2:28-34)。
★拔示巴──大卫三十七名勇士中一名叫乌利亚之人的妻子。由于一次大卫在日头平西的时候在王宫平顶上散步,无意间见到容貌俊美的她正在洗澡,于是她被接入宫内,与大卫行淫。
拔示巴因此怀孕,导致她丈夫被大卫杀死。由于她所怀的孩子「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撒母耳记下 12:14),故此上帝让她的孩子死去,
以免孩子日后得知自己的身世而自惭形秽,致使他的日子难过。
★亚希多弗──大卫的谋士(历代志上27:33)。他可能是拔示巴的祖父。
大卫看见拔示巴洗澡之后,「就差人打听那妇人是谁。有人说:『她是以连的女儿,赫人乌利亚的妻拔示巴。』而以连是「基罗人亚希多弗的儿子。」(撒母耳记下11:3,23:34)如果他真的是拔示巴的祖父,他有可能认为大卫污辱了他的家声,因而怀恨在心;于是便转投大卫儿子押沙龙的阵营,想借押沙龙的手为他报仇。
可是,押沙龙宁愿听信另一个谋士的话,也不採纳他的计谋,自知大势已去便上吊而死。大卫在诗篇41:9说:「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的人,就是指着他说的。大卫被亲密战友出卖的这件事,预表耶稣基督被亲密的门徒犹大出卖。
★押沙龙──大卫的第三子,曾经为报他胞妹被另一名母亲所生的大哥姦污之仇,设计杀死他的大哥,他为此被逐出宫廷。由于元帅约押见到大卫十分挂念他,便设计让大卫准许他回宫。
他回宫以后,在城门口设置接待处,接见想要向王申诉的民众,为他们解决问题。由于他长相俊美,又为人民请命,因此甚得民众的欢心,撒母耳记下14:25记载:「以色列全地之中,无人像押沙龙那样俊美,得人的称讚,从
脚底到头顶毫无瑕疵。」
其实,押沙龙为人十分机心,时刻都想夺取父亲的王位。及至他坐上王座,便想将他的父亲及支持他父亲的人一举消灭。结果他失败了。据撒母耳记下18:9 记载:他在一次追捕父亲的行动中,「骑着骡子,从大橡树密枝底下
经过,他的头髮被树枝绕住,就悬挂起来,所骑的骡子便离他去了。」就在这个情况之下,押沙龙被元帅约押杀死。相信押沙龙从无想过,他一直引以为傲之一头浓密头髮(撒母耳记下14:26),竟为他带来杀身之祸。
★所罗门──大卫从拔示巴所生的儿子。他虽然不是长子,但是却蒙上帝的拣选,继任为以色列的王,如大卫所说:「我儿子所罗门是上帝特选的。」(历代志上 29:1)圣经记载:上帝在所罗门的梦中显现,问他想要甚麽,
他说:「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所罗门因为求这事,就蒙主喜悦...上帝对他说:『我就应允
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像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像你的。』」(列王纪上3:9-12)在所罗门管治期间,为以色列史上最盛世的时期。
●《箴言》、《传道书》与《雅歌》──「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列王纪上4:30-32)
★罗波安──所罗门之子。他没有带领国民寻求上帝。
圣经记载:「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不效法他父亲大卫,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上帝。」(列王纪上11:4)很多的百姓因而被召,为所罗门的妃嫔建造邱坛殿宇。由于工程众多与所需的费用庞大,人民可能为此需要缴纳重税。罗波安继位之后,各支派的长老便要求新王宽减人民的负担,但却遭到拒绝,于是有十个支派起来背叛他;以色列因此分裂成为南、北两个国家。
公元前976年,以色列分裂为南、北两国
分别是:由犹大与便雅悯支派组成的犹大国,因位处偏南,被称为南国;与由十个支派所组成的以色列国,因位处偏北,所以称为北国。《列王纪上、下》与《历代志上、下》忠实记录两国的事蹟。
★ 以下是南、北两国有名的君王与先知 ★
★北国的王耶罗波安──十个的支派拥立所罗门的军长耶罗波安为王。由于圣殿位于南国的境内,他见百姓一年之中会有几次到圣殿过节,他恐怕百姓有一天会归顺大卫家,到时他不但作王不成,甚至有可能被杀;便想:何不设一个敬拜的地方来代替圣殿?他于是造了两个金牛犊,分别放在前往耶路撒冷的必经之路(即但支派的伯阿文与以法莲的伯特利),然后对国民说:「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列王纪上12:28)
各人当然知道是错的,可是耶罗波安藉挑起民众对犹大国的不满情绪,成功将他们分化,「罗波安与耶罗波安时常争战。」(列王纪上14:30)随着他
引入外邦人与神女交合的荒淫献祭仪式,便将北国人民陷在罪中。
其实耶罗波安作军长的时候,已多次见证上帝的大能。他本可以将人民带向上帝,可是他为满足个人作王的私心,不惜昧着良心,将北国人民带入死地裡去。后来他的皇朝被人篡位,所有后人均被诛灭(列王纪上16:27-30)。
★南国的王亚撒──他带领国民寻求上帝,还大义灭亲,「贬了他祖母玛迦太后的位,因她造了可憎的偶像亚舍拉。亚撒砍下她的偶像,捣得粉碎,烧在汲沦溪边。」(历代志下15:16)可是,后来他因为不满上帝的先知干预他做的决策,便迁怒上帝的僕人,将一些人下入监中,并且不再求告上帝。
★北国的王亚哈──他父亲将皇城建在撒玛利亚山,自此人便称北国为撒玛利亚。列王纪上16:30-33记载: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他还以为轻,又娶了西顿王谒巴力的女儿耶洗别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在撒马利亚建造巴力的庙,在庙裡为巴力筑坛。亚哈又做亚舍拉(西顿的月神,又名亚斯他录),他所行的惹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怒气,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诸王更甚。」
后来他的皇朝被人篡位,他所有的后人均被诛灭(列王纪下10:1-17)。
★先知以利亚──北国的先知。他为上帝大发热心的心意,深得上帝欣赏。他祈祷上帝不要下雨,希望藉此唤醒北国的王亚哈放弃崇拜偶像,带领国民归向上帝。后来,他为了逃避亚哈王的追杀,听从上帝的吩咐到旷野居住。期间上帝吩咐乌鸦养活他。
三年半之后,上帝吩咐他前往见亚哈王,叫王召聚所有事奉巴力与亚舍拉的先知到迦密山。他独自与四百五十个巴力先知抗衡。结果,上帝藉降下火来焚烧祭物,证明祂才是真神,便将百姓的心挽回。可是,他随后却因为王后下的追杀令而慌忙逃走,以致抵销他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于是上帝吩咐他找以利沙来接续他的工作。圣经记载:上帝以火车火马接以利亚升天,所以他没有经历死亡。
★先知以利沙──北国的先知。先知以利亚的接班人。他见证他师傅以利亚被接升天的情形。「以利亚对以利沙说:『我未曾被接去离开你,你要我为你做甚麽,只管求我。』以利沙说:『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列王纪下2:9)
由于以往大小事务均由以利亚来做决策,如今他升天去了,以利沙想到日后若有重大事情,将如何是好呢?不禁害怕起来,于是在以利亚升天的时候,他便「呼叫说:『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2:12)不过,事实证明他胜任他的工作。他行的神蹟比他师傅以利亚还多。
后来以利沙得了必死的病。北国的王约阿施一向是靠赖他保卫以色列。当时王在以利沙床边,也说了当年以利沙对以利亚的同一句说话:「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13:14)事实上,人必须成长, 不能永远都倚赖别人。
★南国的王约沙法──亚撒之子。带领国民寻求上帝。可是他却与北国恶名昭彰的亚哈王结盟,为自己的儿子约兰娶亚哈的女儿为妻;便将拜月神亚斯他录的祭祀带入南国,败坏国民。后来约兰的儿子亚哈谢被杀,太后(亚哈女儿)见自己儿子死了,竟大举剿灭犹大家的宗室,差点令大卫家绝后。
★南国的王约阿施──在太后剿灭犹大宗室的时候,他被自己的姐姐抢救了出来;祭司耶何耶大将他藏在圣殿之内,直到七岁。耶何耶大联同忠臣推翻太后,立他为王。祭司耶何耶大还在时,他带领国民寻求上帝;可是当耶何耶大死后,他却离弃上帝,甚至杀了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后来他臣僕趁他卧病在床的时候,把他杀死。
★南国的王乌西雅──带领国民寻求上帝。可是「他既强盛,就心高气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华他的上帝,进耶和华的殿,要在香坛上烧香。」(历代志下26:16)上帝明文规定:只有利未人的祭司方可执行献祭,岂容
有人恃宠生骄而藐视祂的律法?于是上帝以大痲疯来惩治他,以儆效尤。他因而死后都不能葬入皇陵。
★先知约拿──北国的先知(列王纪下14:25)。上帝差派他到亚述的首府
尼尼微,宣讲毁灭的信息。约拿深深知道上帝满有慈爱,可能不是真的要灭尼尼微,到时他的预言落空,便会背负假先知之名。况且亚述人出名残暴,他若贸然去宣讲毁灭的信息,无疑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因此他不愿意去,打算乘船往他施(今之西班牙),逃避上帝的命令。
上帝特意安排一场风暴去拦阻他。约拿以为自己很潇洒,情愿一死,便叫人将他抛入水中。上帝安排一条大鱼把他吞下拯救他。约拿在鱼腹之中,上帝将拯救的计划告知他,他便心悦诚服地说:「救恩出于耶和华。」(约拿书2:9)
三天之后,大鱼把他吐出,他便遵命前往尼尼微。因着约拿的信息,「尼尼微人信服上帝,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约拿书3:5)
虽然亚述首府的人都归向上帝,但亚述其他国民,却没有为此而放弃藉侵略来扩张疆土的方向;于是巴比伦就因为拥有高度文化,而被选为亚述的第二首都。巴比伦因此上位,其后并夺取亚述的国权,统一天下。
★先知阿摩司──他说:「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门徒。我是牧人,又是修理桑树的。耶和华选召我,使我不跟从羊群,对我说:『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说预言。』」(阿摩斯书14-15))。
●《阿摩司书》记载:上帝向北国以色列、南国犹大国及其周边的敌国发出判语;因为她们三番四次的犯罪,所以她们必须要受惩治。由于北国与南国都离弃上帝,将会招致被掳的下场(阿摩斯书第六章)。
尤其是北国,她虽然声称敬拜上帝,但是国民拜的只是一隻金牛。他们不但没有表现敬虔的行为,还制止先知说预言(阿摩斯书2:11-12),过着自欺
欺人的生活。因此国民将要被掳到在大马色以外的地方(阿摩斯书5:27)。 其后应验(列王纪下十七章)。
亚摩斯在北国不受到欢迎,如当地一位祭司对他说:「你这先见哪,要逃往犹大地去,在那裡煳口,在那裡说预言,却不要在伯特利再说预言;因为这裡有王的圣所,有王的宫殿。」(阿摩斯书7:12-13)
不过有些人却希望上帝的惩治早日到来。先知说:「想望耶和华日子来到的有祸了!你们为何想望耶和华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景况好像人躲避狮子又遇见熊,或是进房屋以手靠牆,就被蛇咬。耶和华的日子不是黑暗没有光明吗?不是幽暗毫无光辉吗?」(阿摩斯书5:18-20)
本身未有装备好而又渴望基督早日复临之人,要以此为鑑。
★以赛亚被选召为先知──「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以赛亚书6:1)他经历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玛拿西等
五个王朝。他见证国家由相信上帝转向背道,再由背道归回上帝、而之后又再由相信上帝转向背道。相传他被背弃上帝的犹大王玛拿西,活生生的用锯「锯死」(希伯来书11:37)。
●《以赛亚书》──上帝慨歎:牛、驴都识得归回饲养他们之主人的栏槽;犹大人虽然吃过不少的苦头,但是却没有从中汲取教训,反而自恃是上帝的选民,只沉醉在没有生命的宗教活动中,根本没有表现出与选民相称的品格与行为出来,于是上帝便藉先知以赛亚宣告,他们将要遭受被掳的命运:
「祸哉!那些清早起来追求浓酒,留连到夜深,甚至因酒发烧的人。他们在筵席上弹琴,鼓瑟,击鼓,吹笛,饮酒,却不顾念耶和华的作为,也不留心他手所做的。所以,我的百姓因无知就被掳去。」(以赛亚书5:11-13)
上帝明示他们将被巴比伦掳掠:「主说:『早先的事,我从古时说明,已经出了我的口,也是我所指示的;我忽然行做,事便成就..所以,我从古时将这事给你说明,在未成以先指示你,免得你说:这些事是我的偶像所行的,是我凋刻的偶像,和我铸造的偶像所命定的。』」(以赛亚书48:3-5)
上帝知道:在先知以赛亚发出犹大国要被巴比伦侵略的信息之后,国民心中必没有平安,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于是预先告诉他们,祂将会差派玛代人来施行拯救(以赛亚书21:1-10)。
上帝将巴比伦王预表撒但,宣告藉摧毁巴比伦而将罪恶彻底消灭(以赛亚书13-14章)。故此我们生活在末世之人,要留心作好预备:「你们中间谁肯
侧耳听此,谁肯留心而听,以防将来呢?」(以赛亚书42:23)
也预言将有一位名叫古列的王出现,从巴比伦手上解救以色列人(以赛亚书44:28-45章)。上帝称他「所膏的」,因此他正预表道成肉身成就救恩的救赎主,将祂的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这位救主将会从大卫的后裔而出,由一名童女所生(以赛亚书7-11章)。祂既无俊美的容貌,而且被人藐视, 最后更为担当世人的罪而死,「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以赛亚书53:12)
也预言北国以色列因为离弃上帝,上帝将会借亚述之手来惩治她(以赛亚书9-10章)。上帝十分慨歎:「以色列啊,你的百姓虽多如海沙,惟有剩下的归回。原来灭绝的事已定,必有公义施行,如水涨溢。」(以赛亚书10:22)
★先知弥迦──弥迦与以赛亚基本是同一个时期,有学者认为以赛亚是王室中人,弥迦则是平民。上帝为使人注意即将发生的事情,曾让两位先知经历赤脚露体(分别记载以赛亚书20:3与弥迦书1:8)。
●《弥迦书》与《以赛亚书》互相补充──如:先知以赛亚预言救主为童女所生;先知弥迦则明说:救主将降生在犹大的百利恆(弥迦书5:2)。又如 以赛亚书2:2-3与弥迦书4:1-2,两段经文完全相同,说明这信息十分重要: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预表末后将有很多人寻求上帝。信徒必须要及早装备好,到时可以为主作见证,带领人认识上帝。
先知弥迦清楚说明犹大国民被掳,实际上是解救她被周边列国攻击的危机:「因为你必从城裡出来,住在田野,到巴比伦去。在那裡要蒙解救;在那裡耶和华必救赎你脱离仇敌的手。现在有许多国的民聚集攻击你,说:『愿锡安被玷污!愿我们亲眼见她遭报!』」(弥迦书4:10-11)
有人见到社会很有问题便想拨乱反正,可是牧者却说:「你们不可说预言;不可向这些人说预言,不住地羞辱我们。」与此同时,「若有人心存虚假,用谎言说:『我要向你们预言得清酒和浓酒。』那人就必作这民的先知。」(弥迦书2:6,11)原因是他们只想听他们想要听的说话。
如先知以赛亚说:「他们对先见说:『不要望见不吉利的事』,对先知说:『不要向我们讲正直的话;要向我们说柔和的话,言虚幻的事。你们要离弃正道,偏离直路,不要在我们面前,再提说以色列的圣者。』」(以赛亚书30:10-11)
很多牧者只识说平安的说话
上帝十分慨歎:「论到使我民走差路的先知,他们牙齿有所嚼的,他们就呼喊说:『平安了!』凡不供给他们吃的,他们就预备攻击他...首领为贿赂行审判;祭司为雇价施训诲;先知为银钱行占卜。他们却倚赖耶和华,说:『耶和华不是在我们中间吗?灾祸必不临到我们。』」(弥迦书3:5,11)
难怪给予先知以赛亚的任务是:「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裡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以赛亚书6:9-10)
★南国的王亚哈斯──背弃上帝,没有带领国民寻求上帝。他「行以色列诸王的道,又铸造巴力的像,并且在欣嫩子谷烧香,用火焚烧他的儿女....
所以,耶和华他的上帝,将他交在亚兰王手裡。亚兰王打败他,掳了他许多的民,带到大马色去。上帝又将他交在以色列王手裡,以色列王向他大行杀戮。」(历代志下28:2-5)
他将圣殿与府库内的金银交给亚述王,希望亚述王帮助他;可是亚述王非但没有帮他,还欺凌他。他竟命人建造亚兰的神坛,转去敬拜亚兰的神,希望亚兰的神不帮助亚兰,转而帮助他,实在是愚蠢至极。「这亚哈斯王在急难的时候,越发得罪耶和华。他祭祀攻击他的大马色之神,说:『因为亚兰王的神帮助他们,我也献祭与他,他好帮助我。』但那些神,使他和以色列众人败亡了。」(历代志下28:22-23)
★先知何西亚──北国的最后一个先知。《何西亚书》记载:上帝先后两次吩咐何西亚娶淫妇为妻,藉此告诉北国人民:即使他们有如淫妇般污秽,凡愿意归向祂的,祂都愿意收纳,如祂藉先知耶利米所说:「有话说:人若休妻,妻离他而去,作了别人的妻,前夫岂能再收回她来?若收回她来,那地岂不是大大玷污了吗?但你和许多亲爱的行邪淫,还可以归向我。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利米书3:1)
由于北国早已将所有利未人与祭司驱逐出境,等于自断了认识上帝的途径,上帝慨叹说:「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何西亚书4:6)虽然上帝不断
派先知劝导他们,但他们依然无动于衷,如上帝所说:「我为他写了律法万条,他却以为与他毫无关涉。」(何西亚书8:12)结果北国因为离弃上帝、 无知识而灭亡(何西亚书4:6)。
★南国的王希西家──亚哈斯的儿子。他带领国民寻求上帝。他登基后立即「废去邱坛,毁坏柱像,砍下木偶,打碎摩西所造的铜蛇,因为到那时,以色列人仍向铜蛇烧香。希西家叫铜蛇为铜块。」(列王纪下18:4)
希西家整顿国家内部问题之后,却遇到强国亚述的攻击。他选择寻求上帝的帮助。上帝差派使者消灭亚述的大军,为犹大国解决这个至大的危机。
后来他患重病,而且从先知以赛亚口中得知会死,便向上帝流泪祷告,祈求医治。上帝垂听他的祷告,应许加添他十五年的寿命,并以日晷的日影向后倒退十度为证。
希西家的骄傲种下国家被巴比伦掳掠的恶果
向来精于观察天象的巴比伦发现了这个异象,闻说与希西家的病康复有关,于是派遣使者,藉慰问而前往了解。可是希西家没有藉此向使者见证上帝,反而将他执政期间所累积的财富向使者炫耀。上帝随即差派以赛亚向犹大国发出,她会被巴比伦掳掠的预言:「日子必到,凡你家裡所有的,并你列祖积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列王纪下20:17)
★南国的王玛拿西──希西家之子。十二岁登基的他,可能认为上帝对待他父亲的过失刑责过重,完全没有念及他父亲过往的功劳,于是特意做出很多坏事来与上帝作对。
「玛拿西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重新建筑他父希西家所毁坏的邱坛,又为巴力筑坛,做亚舍拉像,效法以色列王亚哈所行的,且敬拜事奉天上的万象;在耶和华殿宇中筑坛....又流许多无辜人的血,充满了耶路撒冷,从这边直到那边。」 (列王纪下21:2-4,16)
后来上帝藉亚述王攻击他,把他俘虏到巴比伦。他在急难中尝试求告上帝,上帝垂听他的祷告,使他归回耶路撒冷,仍坐国位,「玛拿西这才知道惟独耶和华是上帝。」(历代志下33:13)他回国之后,立即除灭所有的偶像与
邱坛,「重修耶和华的祭坛」(历代志下33:16),希望可以为他先前做的
恶事作出补救。可是他所做的恶影响深远,人民已经习惯膜拜偶像的生活,他们只将上帝当作另一个偶像来拜(历代志下33:11-17)。
●《那鸿书》──上帝藉先知那鸿对亚述首府尼尼微宣布:「尼尼微自古以来充满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现在居民却都逃跑。虽有人呼喊说:站住!站住!却无人回顾...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人心消化,双膝相碰,腰都疼
痛,脸都变色。」(那鸿书2:8-10)
亚述是闪的儿子,闪乃是挪亚的长子(历代志上1:17)。他受父亲的影响与教导,理应也是敬畏上帝;以他名字建立的亚述,居住在当中之他的后裔,相信也是敬畏上帝的。可是含(挪亚之次子)的孙宁录,在建立巴别塔失败之后仍然死心不息,于是转往他叔叔亚述所建立之亚述国的首府尼尼微城,继续追求他「为要传扬我们的名」的心愿(创世记11:4)。
原本敬畏上帝的亚述,因受到宁录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影响,便变成了一个专以武力侵略邻国来拓展疆土的国家,如先知以赛亚说:「我所成就的事,是靠我手的能力和我的智慧,我本有聪明;我挪移列国的地界,抢夺他们所积蓄的财宝,并且我像勇士,使坐宝座的降为卑。」(以赛亚书10:13)
以色列在分裂南、北两国以后,北国寻求亚兰的帮助。后来她与亚兰决裂,转而靠拢日渐强大的亚述;结果却被她所爱慕的亚述消灭,正如上帝藉先知以西结说:「我将她交在她所爱的人手中,就是她所恋爱的亚述人手中。」(以西结书23:9)
亚述是上帝用作惩治祂国民的工具
「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恼恨的杖。我要打发他攻击亵渎的国民,吩咐他攻击我所恼怒的百姓..然而,他不是这样的意思;他心也不这样打算。他心裡倒想毁灭,剪除不少的国。他说:『我的臣僕岂不都是王吗?』」
其实上帝的目的是:「到那日,以色列所剩下的,和雅各家所逃脱的,不再倚靠那击打他们的,却要诚实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所剩下的,就是雅各家所剩下的,必归回全能的上帝。」(以赛亚书10:5-8,20-21)
上帝曾经帮助犹大国而重挫亚述军力
亚述王摧毁北国以后,想乘势攻打犹大国。犹大王希西家寻求上帝的帮助,上帝差派使者消灭了亚述十八万五千大军,帮助犹大国解决这至大的危机。「犹大啊,我虽然使你受苦,却不再使你受苦。现在我必从你颈项上折断他的轭,扭开他的绳索。」(那鸿书1:12-13)
亚述经此一役之后元气大伤,国王也如先知以赛亚的预言所说被杀,国内的人事于是出现大变动。一向不服被亚述管治的巴比伦,辗转在公元前626年
取得兵权,立即发动军事政变,结果取代了亚述成为天下霸主。正如对亚述发出的判词: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必将你的车辆焚烧成烟,刀剑也必吞灭你的少壮狮子。我必从地上除灭你所撕碎的,你使者的声音必不再听见。』」(那鸿书2:13)
★南国的王约西亚──玛拿西的孙,他带领国民归回上帝。他不但大力清除国内所有假神的偶像与邱坛,还到先前被亚述摧毁的北国,清除当地的偶像与邱坛。
原来早在以色列分裂时,上帝已差派僕人向当时正在献祭的第一任北国国王耶罗波安发出预言:将来在大卫家会出现一位叫约西亚的王。他将拆毁耶罗波安所建造的邱坛与祭司的坟墓(列王纪下13:1-5),这预言应验了。
★先知西番雅──约西亚王在位初期被选召作先知。在约西亚王父亲亚们与祖父玛拿西执政的六十年间,他们均行上帝眼中看为恶的事,以致犹大国民普遍离弃上帝,膜拜假神偶像;于是上帝选召西番雅,协助约西亚王,引领国民归向上帝。
●《西番雅书》记载:当时很多国民心怀二意,既想成为上帝的子民,同时又寻求假神,「我必伸手攻击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也必从这地方剪除所剩下的巴力,并基玛林的名和祭司与那些在房顶上敬拜天上万象的,并那些敬拜耶和华指着他起誓,又指着玛勒堪起誓的。」(西番雅书1:4-5)
上帝藉先知西番雅提醒国民,上帝在七十多年前藉先知以赛亚预言犹大国被掳掠的预言快将应验:「我必使灾祸临到人身上,使他们行走如同瞎眼的,因为得罪了我。他们的血必倒出如灰尘;他们的肉必抛弃如粪土。当耶和华发怒的日子,他们的金银不能救他们...」(西番雅书1:17-18)
上帝藉先知呼吁国民悔改:「不知羞耻的国民哪,你们应当聚集!趁命令没有发出,日子过去如风前的糠,耶和华的烈怒未临到你们,他发怒的日子未到以先,你们应当聚集前来。」(西番雅书2:1)
掳掠的事已成定局,上帝希望以色列人在掳掠的日子未到之前预先装备好,到时便能为祂作美好的见证。祂藉先知保证:被掳的最终必会归回。
挪亚的时候上帝只毁灭地上的活物,并无毁灭鱼类,但西番雅书1:2-3说:
「耶和华说:『我必从地上除灭万类。我必除灭人和牲畜,与空中的鸟、海裡的鱼,以及绊脚石和恶人;我必将人从地上剪除。』」说明这个信息也是给予我们生活在末世的人。
耶和华的大日临近
上帝将犹大国(以色列)被巴比伦侵略与摧毁时的惨烈情况称为「耶和华的大日」。事实上,这段历史正预表末后,撒但领导之巴比伦攻击上帝子民的情形,说明上帝子民所面对的将更加严峻。上帝希望我们要为这个日子早作准备。
「耶和华的大日临近,临近而且甚快,乃是耶和华日子的风声;勇士必痛痛地哭号。那日是忿怒的日子,是急难困苦的日子,是荒废凄凉的日子,是黑暗幽冥、密云乌黑的日子。」(西番雅书1:14-15)
★先知约珥──《约珥书》记述:有一个非常可怕、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即将临到,情形如连续遭受几种蝗虫袭击一样,他呼吁国民「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严肃会,招聚长老和国中的一切居民到耶和华你们上帝的殿,向耶和华哀求。」(约珥书1:14)
又说:上帝子民当见到粮食缺乏,到处起火的情形,便要发出警告:「你们要在锡安吹角,在我圣山吹出大声。国中的居民都要发颤。因为耶和华的日子将到,已经临近。那日是黑暗、幽冥、密云、乌黑的日子,好像晨光铺满山岭。」(约珥书2:1-2)
上帝子民应及早装备自己以应付这个危机
这形容为「耶和华的日子」的危机,就是有一队数量有如蝗虫,从北方而来之残忍的敌人(指篡夺了亚述国权的巴比伦)到来施行毁灭;但上帝应许:圣灵必如秋雨、春雨一般到来,帮助民众应付危机。
上帝借当年帮助约沙法王,消灭了几个联合攻打他之敌国的一场战事,应许末后必会帮助祂的儿女,战胜这场最后的善恶之争:「到那日,我使犹大和耶路撒冷被掳之人归回的时候,我要聚集万民,带他们下到约沙法谷,在那裡施行审判。」(约珥书3:1-2)
上帝呼吁祂的子民及早装备自己,应付这即将临到的危机:「当在万民中宣告说:『要预备打仗;激动勇士,使一切战士上前来。要将犁头打成刀剑,将镰刀打成戈矛;软弱的要说:我有勇力。』」(约珥书3:9-10)
★先知哈巴谷──《哈巴谷书》说:「耶和华说:『你们要向列国中观看,大大惊奇;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残忍暴躁之民,通行遍地,佔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哈巴谷书1:5-6)
先知见到国内充满强暴,想到上帝即将会藉巴比伦来惩治犹大国,不禁焦急起来。他知道组成巴比伦的迦勒底人:「以自己的势力为神...将列国的人
时常杀戮..抢夺许多的国,杀人流血,向一切居民施行强暴。」(哈巴谷书1:11,17,2:8)
他求问上帝,为何要藉这些人来惩治祂的选民?上帝回答:这只是实践早前藉摩西所说,离弃祂的后果,「他对我说:『将这默示明明地写在版上,使读的人容易读。因为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应验,并不虚谎。虽然迟延,还要等候;因为必然临到,不再迟延。』」(哈巴谷书2:2-3)
先知想通了,既然被掳已成事实,何不早作准备?上帝必然看顾祂的子民,「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义人因信得生。」(哈巴谷书2:4)
「我只可安静,等候灾难之日临到,犯境之民上来。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上帝喜乐。」(哈巴谷书3:16-18)
●《耶利米哀歌》──自从先王希西家病癒,得到亚述第二首都巴比伦派遣使者探问之后,犹大国便视巴比伦为盟友。
约公元前609年,巴比伦正对亚述发动篡夺战争。由于亚述早前曾摧毁北国
以色列,后来亦对犹大国发动攻击;约西亚王衡量利弊之后,认为靠拢日渐强大的盟友巴比伦更有保障。于是轻看先知以赛亚,论到犹大国会被巴比伦掳略的预言,且不惜得罪另一个盟友埃及。
埃及王尼哥早已看穿巴比伦的狼子野心,于是不惜长途跋涉,领兵前往援助亚述去对抗巴比伦。可是却遭到约西亚的阻拦。结果,埃及援助亚述的行动失败了,约西亚王亦于战事中阵亡(历代志下35:20-24)。约西亚王死后,犹大国势急转直下。
一代贤王约西亚死了,「犹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为他悲哀。耶利米为约西亚作哀歌。所有歌唱的男女也唱哀歌,追悼约西亚,直到今日;而且在以色列中成了定例。这歌载在哀歌书上。」(历代志下35:24-25)
上帝让先知耶利米看到在几年以后,犹大国便会亡国,所以哀歌的内容十分灰暗。可能有人认为:国王死去固然值得难过,但有需要这样灰暗吗?可想而知,可能有些人不会对耶利米有好感。
★先知耶利米──约西亚在位十三年被选召为先知,他是见证犹大国灭亡的先知。当时北国以色列已被亚述所灭。上帝藉他告知犹大人,祂之所以容让北国灭亡,全因北国离弃祂,选择偶像。犹大国千万不要重蹈北国的覆辙。
被侵略只是实现先前藉摩西宣布的咒诅
及至犹大国被巴比伦侵略,上帝藉他告知国民,这只是祂藉摩西宣告,离弃祂的结果:「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必使一国的民从远方来攻击你,是强盛的国,是从古而有的国。他们的言语,你不晓得,他们的话,你不明白。』」(耶利米书5:15)
对应昔日上帝藉摩西的宣布:「耶和华要从远方、地极带一国的民,如鹰飞来攻击你。这民的言语,你不懂得。这民的面貌凶恶,不顾恤年老的,也不恩待年少的。」(申命记28:49-50)
他呼吁国民悔改归向上帝,千万不要反抗巴比伦,便得存活,否则必会国破家亡(耶利米书21章)。为此他被很多人唾骂,甚至称他为卖国贼。
与此同时出现了几个假先知,传讲犹大国很快便会脱离巴比伦管治的信息,于是先知耶利米反被称为假先知而遭到虐打、监禁、甚至有人要求处死他,连他的好友也想他遭殃(耶利米书20:7-18)。
由于国民相信假先知而背叛巴比伦,巴比伦王因此忿怒的在城内杀戮破坏,连圣殿也被毁;但耶利米却受到巴比伦王恩待,不但没有强迫他到巴比伦,还给他一切所需,让他自由选择到任何地方。
★巴录──先知耶利米的书记。上帝吩咐耶利米:「你取一书卷,将我对你说攻击以色列和犹大,并各国的一切话,从我对你说话的那日,就是从约西亚的日子起直到今日,都写在其上...所以,耶利米召了尼利亚的儿子巴录
来;巴录就从耶利米口中,将耶和华对耶利米所说的一切话写在书卷上。」(耶利米书36:2,4))
《耶利米书》的第一版被不信的约雅敬王烧毁了,于是先知耶利米请巴录来再写一卷,且「另外又添了许多相彷的话。」(耶利米书36:32)虽然先知耶利米被他的家人与朋友撇弃,很多人亦对他恨之入骨,想将他置于死地,但是巴录对他仍是不离不弃。
●《耶利米书》──记载耶利米被选召到犹大国被巴比伦侵略,以至后期被摧毁的事蹟。约西亚王第十三年的时候,上帝藉先知耶利米再次重申在八十多年前,先知以赛亚论到犹大国将会被巴比伦侵略的预言:
「看哪,我要召北方列国的众族;他们要来,各安座位,在耶路撒冷的城门口,周围攻击城牆,又要攻击犹大的一切城邑。至于这民的一切恶,就是离弃我、向别神烧香、跪拜自己手所造的,我要发出我的判语,攻击他们。」(耶利米书1:15-16)
上帝慨歎犹大国虽然见到北国因为背道而被消灭,但却没有受到警惕,「背道的以色列行淫,我为这缘故给她休书休她;我看见她奸诈的妹妹犹大,还不惧怕,也去行淫。因以色列轻忽了她的淫乱,和石头木头行淫,地就被玷污了。虽有这一切的事,她奸诈的妹妹犹大还不一心归向我,不过是假意归我。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利米书3:8-10)
藉耶利米告知国民耶路撒冷要荒凉70年
公元前 606年犹大国沦陷,上帝藉耶利米告诉国民,耶路撒冷将荒凉七十年
(耶利米书 25与 29章)。七十年后他们将可重返国家,「耶和华如此说:
『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要眷顾你们,向你们成就我的恩言,使你们仍回此地。』」(耶利米书29:10)
《耶利米书》忠实记录被巴比伦王委派管治犹大国的西底家,怎样因着他的优柔寡断,不但没有引领国民归向上帝,反而听取假先知的话背叛巴比伦,结果导致国家被摧毁、国民被杀戮的情形。
预示上帝子民的仇敌会转而寻求上帝
虽然以色列的敌人亦因为遭到巴比伦的侵略而灭亡,但是犹大国的灭亡反令他们看清楚:耶和华上帝才是真神。预表末后巴比伦重临,以往上帝子民的敌人亦将消失,代之而来是一班愿意寻求上帝的人。上帝藉此要将所有真正寻求祂的儿女聚集起来:
「当那日子、那时候,以色列人要和犹大人同来,随走随哭,寻求耶和华他们的上帝。他们必访问锡安,又面向这裡说:『来吧,你们要与耶和华联合为永远不忘的约。』」(耶利米书50:4-5)
最后详尽预言巴比伦被玛代波斯联盟之「联合大国」(耶利米书50:9)消灭
的情形。事实上,巴比伦被消灭正预表:末后由撒但领导的巴比伦,也将被宇宙大君耶稣基督,联同天上的使者所毁灭。那时上帝的子民将要被解救,从此脱离被撒但奴役的命运。
|